公元2000年6月26日 , 科學家宣佈了生命科學研究的大事 。這項號稱足以媲美人類登上月球的成就 ,是人類24條染色體上核苷酸排列順序的確定,也就是俗稱的「人類基因圖普(或基因地圖)」描繪完成。
事實上,從1999年開始,全球媒體就斷斷續續報導基因體計劃的研究進度與概況。在全球以英、美為首的科學家宣佈這項結果之後, 基因體的話題熱潮引爆升至最高點,其風光情形不亞於當年體細胞桃莉複製羊 。
近這幾年來,由於生物技術在全球成為熱門課題,加上政府釋放出許多推動生技產業利多消息,台灣第一家生物技術公司也開始上櫃;因此,一時之間,投資生物技術成為產業界的熱門話題,不論是從事生物相關行業或是所謂與生物無關的「異種」行業,都在討論如何投資生技產業,報導雜誌也闢有專欄介紹與分析生技產業。
可是仔細聽聽與研讀這些談論生技產業的內容,似乎都是圍繞著「基因」相關研究,「生物晶片」、「DNA晶片」、「蛋白質晶片」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被炒熱了!
瞭解整體生技產業,包含基因體以外的生技產業,若以微生物為主,則有菌體利用產業、酵素技術利用產業、傳統釀造產業、生物代謝產物產業,以及生物製制等。
菌體利用生技產業,主要是以單細胞或是低等多細胞生物為對象,與農作物的利用相似;所不同之處為農作物的培養需要太陽與土地,培養時常受到天候與土壤的影響,而微生物的生長在反應槽中即可,佔地不大,又可進行立體培養,而且其增值速度快,因此是一項重要的生技產業。
菌體產業中最重要的要算是螺旋藻產業,此一產業已成為保健食品中的主流,銷售額都是名列前茅。由於國內有關螺旋藻的專書並不多,所以著者依過去20年經驗,編成此書,供社會大眾參考,希望能喚起大家對螺旋澡的重視,大家告訴大家,將好產品推廣普及,是所至盼。
公元2004年 台北 江晃榮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