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內菌群與人體健康

腸胃保健知多少 作者:王財樹

 

           胎兒在母體中,幾乎是處於一種完全無菌的環境下,但出生不久之後,嬰兒的皮膚、氣管、消化管等黏膜便利即有細菌增殖。出生嬰兒第一次排便(胎便),通常都是無菌的。但是當3~4小時之後,酵母菌、肉毒桿菌、大腸桿菌等細菌就會在腸道中出現,再經過哺乳後,細菌數會立即急速的增加。出生後一日,幾乎所有嬰兒的糞便中便會有各種的細菌,此時腸內的總菌數約達10的11次方 /g左右。

 

《腸內菌群的生態學》

    腸道內菌群的生態,與人體的健康有著極密切的關係。這100種菌群,又可以簡單的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有益菌,他們是經過長時間的演化後,和人體以一種共生的形式存在。第二種為有害菌,他們是一種致病性的細菌,會在某種特定的環境下過度生長,而佔據了整個腸道。因此,在腸道中造成一種不平衡的情形,而傷害正常的腸胃道,引起一連串的疾病。

    腸內菌群在人體中的主要功用,是在於幫助食物的消化。當腸胃道的菌群呈現一種均衡的情形時也就是菌群相當安定時,身體的消化及吸收會有最好的效果。但是,在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下,維持一個菌相均衡分佈的腸胃道,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總是生活在充滿壓力的環境下,從早上一起床,匆忙得趕著出門的同時,可能連早餐都來不及進食,更別說能輕輕鬆鬆的出門前解決一天的大事─上廁所了。腸道排便的良好習慣是需要靠長時間來養成了,不正常的排便習慣會使腸道蠕動異常,所以生活的壓力影響了生理,而造成身體有病變的情形出現。

    生活壓力只是破壞腸道菌群均衡的一種因素而已,其他像是服用感冒藥(抗生素),施行外科手術,以及身體的疾病如,貧血、胃腸障礙、肝胰障礙等,甚至老化都會導致腸內菌群異常,腸內菌群異常時,最常見的現象腸內的菌數增加,特別是有害菌的數目會明顯的增加,如厭養性菌及好氣性菌。

    所以,人體若要維持健康,大腸內必須有有益菌的存在。而乳酸菌中的Lactobaillus acidophilus(嗜酸乳桿菌)和Bifidobacterium etc.都屬於有益菌,其中嗜酸乳桿菌又比其他種重要。因此,大家都認為人體腸內的嗜酸乳桿菌減少或消失就是不健康的狀態。

 

《腸內有益菌的功能》

腸內的有益菌以群聚的方式,在腸道中存在,如果數目足夠的話,則可保護身體不受有害的病原菌侵襲。有益菌可以下列幾種方式來阻止病原菌的傷害:

1.  有益菌的分泌物可使腸道維持在一種酸性的環境下,而有害菌就較不能在酸性環境下生存,且在酸性環境下,有害菌的酵素也較會變得不活性化。

2.  有益菌的成分或分泌物也可能直接阻止有害菌的生長。舉例來說,嗜酸乳桿菌含有一種天然抗生素的成分叫Acidophillin,這種天然抗生素可以直接抑制10種有害病原菌在腸道中生長。

3.  有益菌的數目增加,成為一個優勢族群時,他們便可佔有大量的空間及食物;使其他的菌種不敵,得不到充足的營養及空間,便會死去。

    腸道內的有益菌群,對人體健康的功能,實在有很大的幫助。他們不但可以合成維生素及蛋白質供人體利用,又可將食物中大分子的營養素分解成小分子以利消化吸收。有益菌的代表是嗜酸乳桿菌,它可以阻止外來侵入的病原菌,腐敗菌的增殖感染,所以嗜酸乳桿菌有淨化腸內環境的功能。除此之外,嗜酸乳桿菌的菌體成分還可以增強宿主人類的免疫機能。

 

《腸內有害菌的破壞》

但是,腸內菌群中亦含有份物的病原菌,一旦宿主老化或食用抗生素、免疫抑

制劑、致癌劑、副腎皮質賀爾蒙等,或生活壓力及放射治療時,都會使宿主人體抵抗降低。甚至這些病原菌會侵入內臟器,引起所謂的自發性感染,如敗血症、心內膜症、腦肝肺膿瘍、膀胱炎等。除此之外,腸內有害菌會生成腐敗物、細菌病毒、致癌物質、二次膽汁酸等有酸物質,這些有害物質也會對肝、心、腎、腦、生殖器等器官障礙性的影響,產生致癌、動脈硬化、高血壓、肝功能降低、免疫功能降低等成人病。

雖然這些有毒物質可隨糞便排出體外,但部份仍會被宿主吸收而產生上述不良

的影響。因此,食用高纖維食品促進排便,可減少糞便中有害物質被腸道吸收。

    腸內菌有的可將致癌物分解,成無毒化,甚至提高宿主人體的免疫機能來抑制癌症的發生,如有益菌。有的卻可能促進人體癌症的發生,如有害菌。因此,腸內菌群的菌種分配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通常癌症較常發生在老年人口中,這有可能是因為老化之後,人體腸內菌相的平衡惡化而導致的。因此,若能控制腸內的菌群維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下,有就有可能抑制因老化而引起的致癌物。

    下痢的主要原因是,病原菌再腸內感染外毒素而造成腸內菌群異常所引起。健康人體的腸內菌群應該是很安定且不容易變動,如果有不均衡的變動情形主要是因為病原菌進入人體造成感染,或為了避免病原菌感染而食用抗生素,所引起的腸內菌群分布不均衡。所以腸內菌群混亂是下痢的主要原因。就像經常旅行的人也容易有下痢的情形發生,但不一定是因為食物中毒,環境改變時,人體抵抗力會下降,隨著腸內菌群平衡錯亂而有下痢的情形發生。

 

《攝取有益菌補充品》

    從理想狀態下來看,嬰兒應可從母乳中得到均衡的菌相分布,不幸的是,很少母親本身腸胃道的菌相是一種均衡的狀態,所以可能在新生兒時期,腸胃道的菌相就已是不均衡了。不均衡的菌相,會造成消化道消化吸收不良,使得營養素的吸收不完全,因此,幼兒不能得到足夠的營養。像這種情形,家長只覺得小孩好像是營養不良,以為是因為營養不足的關係,因此,開始不斷的添加各種營養補充品卻仍然不見明顯的改變。而事實上,面對這種情形營養補充是需要的,然而,若消化吸收的功能不健全的話,營養素就不能完全的吸收,來供身體利用。

    母乳中所能提供的有益菌遠較牛乳中多,但就算是以母乳餵食,仍會因母親本身的菌相不均衡而不能確保嬰兒一定得到足夠的有益菌。再加上有益菌較為脆弱的,有許多因素包括由食物帶來的有害菌增加,生活環境改變、壓力增大等,都會使有益菌的數目大量減少。

    除此之外,我們每日所吃的食物並不利於有益菌生存。以上這些因素都會造成有益菌的減少,甚至於有有益菌在腸道內絕跡。此時,充滿有害菌的腸道,就只會帶來一個不健康的身體了。所以,額外攝取含有有益菌得補充品是必需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長髮竤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