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感染-陰道炎

腸胃保健知多少 作者:王財樹

 

 近日來,由於對嗜酸乳桿菌的深入研究有成,以致於描述食用嗜酸乳桿菌好處的報導文獻,隨處可見也因為長期食用嗜酸乳桿菌已被證實可治癒好犯文明國家得疾病─白色念珠菌症,因此,嗜酸乳桿菌可謂身價暴漲榮登保健食品之冠。

 

《念珠菌病的病因》

我們必須了解的是嗜酸乳桿菌以及白色念珠菌同樣都是人體內共生菌,其中嗜酸乳桿菌是可以製造消化酶,幫助腸道消化吸收的「有益共生菌」,而白色念珠菌則會在人體因營養失調下,免疫機能不良時,侵襲我們人體正常組織的「致病共生菌」,由於這兩種菌在體內生存時,彼此會競爭空間與食物,所以當其中一種菌大量繁殖時,另一種菌的數量便會衰退。所謂知已知彼,百戰百勝。為了使我們打擊病菌能夠攻無不克,以下我們就來了解念珠菌病(Candidiasis)。

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乃是引起念珠菌病的最常見致因,它會引致念珠菌病,嚴重者可能會致命。其中有些念珠菌會引起心內膜炎,因此特別著名。雖然這些菌是人體的致病菌,卻也是人體的共生菌,特別是存在於口腔、糞便和陰道之中。

 

《念珠病菌的發病時機》

念珠菌原本為人體的共生菌,促使其發病的第一個原因為長期浸漬,這種情形會引發皮膚念珠菌病,例如,尿布性皮疹,肥胖病人的對磨疹,或是酒保或是罐頭工廠工人的指甲溝發炎等等。

第二個原因為年紀,新生兒再念珠菌形成菌落時往往會導致口腔念珠菌病(鵝口瘡thrush)。

第三個原因為特殊生理條件,例如孕婦在懷孕末三個月時,容易發生女性殷道部分的念珠菌病,另外糖尿病患者及血液系惡性疾病患者,多易發生念珠菌病。

第四個原因為藥物引起的,當人體接受廣效性抗生素或超生理劑量的腎上腺皮質素類固醇治療時,特別容易發生念珠菌病。

第五個原因是當皮膚或黏膜的完整性發生破壞時,念珠菌的感染可到達組織深部,此類病例包括,由於創傷、手術、消化性潰瘍所引起的胃腸道穿孔,留置導管(施行靜脈營養法、腹膜透析術或尿路引留),另外,就是嚴重燒傷和靜脈內藥物濫用的病人。

以上這些情形,無論是局部系因素或全身性因素,都可導致身體組織被念珠菌所侵襲。但感染的發生,多源自於免疫機能低下之時,才使得這種人體共生菌有機可趁。

 

《以生物性方式抑制念珠菌》

嗜酸乳桿菌為人體中的優勢菌,所以當我們大量補充嗜酸乳桿菌時,可以有性抑制念珠菌在人體中過度繁殖,緩和念珠菌病的症狀。嗜酸乳桿菌除了以競爭食物和空間的方式來阻止念珠菌生長之外,它更能產生殺菌素(Bacterioicn),有效地殺死過多的念珠菌。除此之外,嗜酸乳桿菌在治療疾病上對人體最有貢獻的則是,它能自動引發人體內的抗病防禦系統,這種增強免疫系統的效果,使得念珠菌對人體組織的破壞以及菌數増生的速度大幅下降。

 

《加強食用嗜酸乳桿菌》

由於服用嗜酸乳桿菌可以穩定腸內菌相,減少致病菌(除了念珠菌另外還有肉毒桿菌等等)増生,所以一般建議應再每日的食物中補充嗜酸乳桿菌,但若發現身體具有念珠菌病症,則可藉重補充嗜酸乳桿菌來達到改善的效果。臨床上已有證據顯示,長期食用嗜酸乳桿菌達六個月,可根治頑疾─白色念珠菌病。

但我們如何自我檢視可能為念珠菌感染呢?以下是最常見的臨床表徵。口腔念珠菌病(額口瘡)會在口腔和咽部黏膜上出現分立和匯合的年附性白斑塊,特別是口腔和舌頭上。這些病變通常不具痛感,不過在口角發生皸裂時即會引致疼痛。皮膚念珠菌病的表徵為位於紅色、浸漬之對磨部位、指甲溝炎、龜頭炎或肛癢症。女性會陰部和男性陰囊皮膚之念珠菌病,可能會隨大腿內側出現分立的疹性病變。

慢性黏膜皮膚念珠菌病或念珠菌性肉芽種之典型表徵為,皮膚出現明顯之過度角質化病變,易碎之失養性指甲(失去養分),在頭皮病變處出現禿髮症,以及口腔和陰道之鵝口瘡。臨床上很少發生全身性感染,不過顏面和手部的毀型變化會很嚴重。其他變化包括,慢性表皮癬菌病(chronicwpidermophytosis),牙齒發育不良,以及副甲狀腺、腎上腺及甲狀腺等之機能低下。

報告中指出,這些病人的T細胞(免疫細胞的一種)功能會出現種種的缺陷。女性陰道鵝口瘡會引起癢感、排出物,且有時候在性交時或排尿時會引致疼痛。利用陰道鏡檢查時可見到發炎的黏膜,以及稀淡的滲出物,且往往會有白色的凝乳狀物質出現。

當你一旦發現上述徵候,若能長時間食用嗜酸乳桿菌,我們深信病徵得以改善的效果,將是相當樂觀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長髮竤傑 的頭像
    長髮竤傑

    MOVE LOHAS

    長髮竤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